2017年,是深圳市市容环境品质提升年。经过一年的全力攻坚奋战,坂田街道在2017年11月的环境卫生指数总得分为87.21分,全市排名第三、龙岗区排名第一,现场考察指数得分更是高达97分,全市排名第一。
这背后,凝聚的是坂田街道各个工作岗位的干部职工为环境品质提升的辛苦付出。邹春奎,便是其中的一名主力干将。作为坂田街道市政服务中心主任,他细化责任、带动同事工作热情,并用智慧攻克辖区一道道市政难题,被同事誉为“点子大王”。
现任坂田街道市政服务中心主任的邹春奎是名不折不扣的“老基层”。他是坂田街道马安堂社区原住民,1988年大学毕业后,便投身基层工作,“刚开始在原布吉镇外经办工作,写过材料、帮企业办理过审批等各类服务。2006年坂田街道办成立时,我便来到新成立的投资服务中心工作,2015年调任到市政服务中心工作至今。”邹春奎回忆道,“当时,市政服务中心下辖四个管理所,绿化所、环卫所、路灯所、市政所,管理辖区所有的市容环境卫生工作,压力大、责任大、工作量多。”
以一个门外汉的角色进入街道市政服务中心,邹春奎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熟练业务。此外,他还通过与同事们的谈心,摸清了部门状况,制定新的管理模式,将工作一条条细化,实行责任上岗,释放大家的工作热情。
刚刚过去的2017年,被邹春奎的同事们称为“史上最累最苦的一年”。去年,邹春奎带领坂田市政服务中心的46名工作人员投身到街道市容环境整治提升中,城中村环境大整治、道路清扫保洁、绿化提升……
“去年一年,为了提升市容环境品质,邹主任在严格管理我们的同时,他的周末几乎全都奉献给了加班。”邹春奎的同事们异口同声道。
除了对垃圾清理清运进行系统化管理外,令邹春奎最头疼的便是一些居民扔垃圾时的随心所欲——为图方便少走几步,他们站在垃圾桶几米远“投射”垃圾,那些没进桶的垃圾在地上散落得到处都是;不按规定将垃圾入桶,他们直接在垃圾桶旁将垃圾积累成一个堆,慢慢就散发恶臭。
邹春奎心想:如果能有一个罩子将垃圾桶紧紧罩住就好了,居民再怎么扔都不会洒出来。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开始和同事们商量,设计改良一批垃圾桶。“目前按容积算,片区使用的主要是120L和660L两种型号的垃圾桶,120L的垃圾桶居民拖得动,660L的垃圾桶要用运送垃圾的平板车才能拖动。”邹春奎介绍,他们想为每一个垃圾桶配备一个“伴侣”——不锈钢垃圾桶柜,用它来套住垃圾桶,实现垃圾密闭化。
2017年10月,邹春奎决定先在辖区城中村内试点使用,观察下效果。于是,由坂田街道市政服务中心自主创新的第一批不锈钢垃圾桶柜开始出现在杨美社区、大发埔社区、马安堂社区和南坑社区。一个月过后,这些社区的市容巡查员们纷纷表示:“垃圾桶周围果然比之前干净多了,垃圾外溢的现象几乎没了,市民看到垃圾桶上装上了密封套子,也不好意思乱扔,而是打开盖子扔垃圾。”
这项发明受到多方肯定。一场名为“垃圾不落地,深圳更美丽”的全市现场会即将于本月下旬在坂田街道召开,眼下邹春奎和他的同事们又开始忙碌开了。
被同事誉为“点子大王”的邹春奎又开始动脑,他想:大数据时代,何不与高科技企业合作,运用技术的手段提升环卫水平呢?
这一想法出现后,坂田街道便率先在全区建立并推行环卫作业数字化监管平台和垃圾转运站视频监控系统,借助科技手段做到24小时监管,有效实现定人、定位、定岗的“网格化”管理。“每个环卫工人身上都装有一个芯片,他们清扫到哪里,平台上可以显示出来。如果偷懒长达30分钟以上,系统就会自动报警,实现对环卫车辆及人员作业过程的数字化监管。”邹春奎说。
此外,该街道还建立了数字化投诉平台。“发现周边环境脏乱差或者市政设施毁坏等问题,市民可以用手机随手拍,将图片和视频上传到我们的平台上。经核实后,后台人员再转给各负责部门第一时间整改、落实。”邹春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