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在闵行考察时强调:“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一座城市,只有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还能时时处处感受到温暖,才能让人们愿意来、留得下。
5月21日起,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全区14个街镇(莘庄工业区),在“今日闵行”全平台推出“走,和去串门”2024街镇访谈,跟大家共同感受既有“高度”也有“温度”的闵行,为加快建设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现代化主城区汇聚更磅礴的力量。
地处“浦江第一湾”畔的吴泾,处于世界级“科创湾区”“一江一河”等多重国家战略机遇叠加区域,紫竹高新区、“莲花盛开”产业社区、、华东师大独特三区资源集聚。然而这次闵行区融媒体中心2024街镇访谈——“走,和去串门”却选择了紫竹半岛、吴泾小区和“大零号湾”国盛健康云城。镇金海民一天的走访,立体化展示了创新开放、生态人文、宜居安居背景下吴泾的烟火气、人情味和科技感。
紫竹半岛居民区党群服务站,传来了阵阵悠扬的《江南春早》,这是居民自发组织的民乐演奏会。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师进社区”项目陆续落地,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运用自身资源,为居民带来实用医学讲座、中国传统民族音乐导赏、书画交流等活动,深受大家喜爱。
在二楼书画课堂,金海民看到居民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书法,“书画室环境优美,老师很有耐心,挥笔泼墨的风姿让人印象深刻”,居民告诉他。
2023年吴泾镇完成了全镇50%共16家居村党群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其中4家为区级实事项目,紫竹半岛党群服务站就是4家之一。
居民区党总支魏兆梅道出了“大师进社区”的来龙去脉:前期紫竹半岛成立了一个居民企业家理事会,许多企业家将自身优质的文化艺术医疗等资源带到社区,这些优质资源催生了“大师进社区”项目。上海民族乐团唢呐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胡晨韵,上海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家、国家二级演奏员张佳伟,上海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沈岑麟,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家胡才春,这些行业内大师级“大咖”先后在这里开展讲座,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艺术熏陶。
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何小彤带来蝶形筝改良后的社区首场演出,邀请社区古筝爱好者上台亲身弹奏感受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这里的爱心晚托班。小区里有许多学龄段孩子,“课后2小时”成了双职工父母头疼的问题,邻居们一商议,觉得有必要组织一个爱心晚托班,小区的爱心人士就自发组织起来了。
爱心晚托班有了,孩子们吃饭问题怎么办?有烘焙室。烘焙老师也是小区居民,留学归来的专业烘焙师,不仅为有需求的晚托的孩子提供晚餐,日常还为居民制作种类丰富价格亲民的早餐,头天下单,第二天一早就会送到家门口。
“加快推进以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引领基层治理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我们计划2024年底完成剩下50%居村党群服务站建设,实现全覆盖升级”,金海民表示,要打造居民“走得近、坐得下、聊得开”的家门口党群服务站,镇里还将邀请华东师大5个学院参与,依托高校社会专业优势,从初期介入,全过程参与,全方位赋能,形成良好的“三区联动”赋能“社区治理”的经验做法和案例。
除了紫竹半岛党群服务站,吴泾今年还将在万科青藤小区重点打造一个党群服务站。万科青藤是个集合了商品房、公共租赁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多形态居民区,可能也恰好代表了未来的居住新形态,其党群服务站建设也是今年吴泾镇5个列入区级党群服务站建设实事项目之一。
“以2024年全区100个服务站中示范性标杆为目标,设想打造一处地铁直通的市民网红打卡点、青年活力乐游园”,金海民称,希望让“邻居服务邻居”的居民自我服务意识在吴泾成为推动和谐社会的新风尚,居民和政府共同努力。
如果说紫竹和万科青藤代表吴泾科技时尚特色当下和未来的居住形态,吴泾小区则最能体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吴泾工业文明时期的住房特征。这是全区旧改体量最大的小区,也是闵行最后一批旧改项目。
建于1958年的吴泾小区,56幢房屋总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总户数2553户,小区整体环境复杂,内有菜场超市学校和近200家门面商铺。旧改项目2021年3月启动,涉及46幢非成套房屋,居民2115户,约9.2万平方米。目前整个小区基本在改造建设中。
“吴泾小区有三个‘最’,旧改面积最大、最集中、涉及户数最多,房型结构复杂,有超过近20种房型,一梯6—8户,60%以上厨卫共用”,金海民称,居民对居住的愿望是“酱油私有制、厨房能转身、厕所能掉头”,也是希望通过改扩建,让每家每户都有独立的厨卫。
旧改鼓励早签约、早开工、早受益。46幢房屋共启动签约5批次,分3批次立项。签约、立项、开工、回搬同时推进,目前最早立项开工的95—97幢楼去年6月已回搬新家。
敲开96号居民陈先生的家门,陈先生告诉我们:“这里煤卫大多合用,我家是产权房,我的灶间、卫生间拆除后重建并重新装修,面积大了,环境更舒适。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享受到旧改福利,居住条件一下子升级”。
随之而来的另一福利是旧改结合加梯一步到位。电梯井和旧改加扩建改造整体施工,大大降低加梯建设成本,已有30个门栋完成加梯签约,3个门栋已开工,3个门栋已完工并投用,有了电梯,许多老年人就不会因上下楼不方便而不想走出家门了。
针对居民提出的电瓶车充电不方便问题,镇房管所负责人表示已在小区统一规划布局50处集中充电桩共计约900个插座,第一处集中充电桩的点位已完成。小区机动车停车位也将从目前的180个增加到600个。
结合美丽家园改造和城市微更新,学校、菜场、店铺等也做了统一规划并进行品质提升,10幢未列入旧改的成套房屋将整体翻新,包括雨污水分流、小区围墙、出入口、门头美化等,“改到哪,美到哪”,整体风格和谐。记者发现,以前进门就看见的垃圾箱房,现在移到了新位置。
“通过外立面改造、统一广告标识,提升小区临街街面品质”,金海民称,小区原有的公共浴室在积极规划,拟打造托养、康养、文养、体养和智慧养老的融合服务体。旧改工程预计2025年底全面竣工,美丽家园同步推进,届时小区品质将得到质的飞跃,居民安全感舒适度更高。
园美路109号大零号湾·国盛健康云城,是“大零号湾”16个园区中唯一一个生命科学特色专业园区,总经理助理赵丽岗一口气列举了园区5大优势:来自上海国企集团,地处“大零号湾”功能区,产业扶持政策叠加,周边紫竹高新区等产业优势,吴泾交通网络完整对接长三角……
园区占地63422平方米,总规划投资20亿元,3大产品线满足客户多样化载体需求。目前均已结构封顶,预计9月份交付。其服务体系1.0版着力搭建物业、政策、人才、专业及金融五大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服务,即将发布的2.0版,助力科技创新企业更多资源禀赋。
建设、招商同步推进,已有7家高科技企业签约。落地园区的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闵行基地,重点建设核糖核酸功能与应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目标打造成RNA领域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及突破RNA关键底层技术的基地。“项目已获中国科学院批复成立,各项审批工作顺利推进”,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同步组建12个研究团队、包括分子细胞技术平台、核糖核酸技术平台、实验动物平台等3大支撑平台,还有6个流动研究组及配套行政团队,预计初期规模约250人,“希望在闵行做出国家战略力量主力军的使命定位”。
不仅要建成生命科学科创策源高地、生命健康研发总部基地,园区还要建成高科技企业创新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建立自有基金及产业孵化器等,园区协同中科院、交大、复旦、华东师大、华东理工等科研院所共建公共技术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优质项目蓄势待发,“六颗蚕豆”就是代表。
“六颗蚕豆”负责人、首席科学家田晓丽博士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研发智能细胞实时监测仪,主要应用于全自动实时监测细胞生长,有业界“细胞小妖”之称。“细胞贴壁后放到小机器人上,细胞越多,电阻越大,通过看细胞的电阻值,量化细胞的生长数量”,田晓丽边演示边介绍道,“生物高通量实验有时3个月得不到一个完整结论,这个3天就能有结果”。
“细胞小妖”在全自动实时监测细胞生长方面的显著优势打破了欧美长期垄断的格局,受到众多高校院所和生物医药研发企业的关注青睐。通过线上线下推广销售,目前抖音账号精准吸引了全国高校院所的研究生、博士生及青年科学家等专业粉丝超35万,前不久单场直播申请试用达数十台,影响整个生物医药科研领域。田晓丽称,产品硬科技加上推广新创意,用创新思维把更多更好的高精尖设备耗材推广给年轻的科学家。
前沿又集聚的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结合产业定位积极研究,加快培育、发展和布局新质生产力也是吴泾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根据《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吴泾将和健康云城一起推进上海市养老科技产业园规划建设。
“未来全市乃至全国首个养老科技产业园,可能就诞生在我们站的这个位置”,金海民表示,吴泾将聚焦养老科技,加强科技养老,助力银发无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养老科技产业集群、加快新质生产力在区域发展的最佳实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