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奉贤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携手奉贤区作家协会开展的“举手之间”垃圾分类主题征文活动,经作家、评论家终评,获奖名单正式出炉。
此次征文征集时间为2023年7月11日至2023年8月20日,共收到电子稿件113篇。由奉贤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奉贤区作家协会组成评审团,按照1-113的序号进行排序,除去作者个人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进行盲评,根据盲评结果,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0名。
从大叶公路浦星公路往东转个弯向北,拐上一条四、五米宽的乡间路,先看见了房子:那是典型的农家特有的房屋样式:它们三五成群,六七一排,高低不一、形态各异。走进村子,看见了农家菜园里的各式菜蔬:红番茄、青黄瓜、紫茄子、绿豇豆,都是蓬勃的样子,也是丰收的样子。
金星村有着4.88平方公里的土地。几轮拆迁后,现常住人口6965人,其中本地常住人口只有600多人,绝大部分的现住人口是外来打工人员。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的方言,催生了不同的生活习惯。
此刻,金星村王少华刚从村里巡视回来,脸上留着殷红的日晒痕迹,他抬手撸去满头汗水,咕噜咕噜,一瓶水顷刻就见了底,短袖衬衫湿漉漉贴紧前胸后背。我们见面后,相视一笑,王少华说:您请坐,我先打个电话:昨日暴雨狂风,村里一棵树倒了,得派人去查看,还要扶正;又刚来一个租户,得派人上门面对面宣传一下村规。
电话打好了,王少华才转身,对我说,天太热,垃圾处理和清运,要及时,要迅速,否则臭气熏天,大家受不了的。兜一圈,算是实地查看,可避免瞎指挥。
时间回溯到两年前,王少华从镇职能部门调到金星村任村党总支,对于八零后的年轻人来说,这是组织的一份重托,更是组织的一次考验。
金星村地处奉贤闵行两区交接地,周边工业企业多,区域特殊,也因居住者大多是租房客,一批批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频繁的人员流动给村居管理上带来了不少难度。到村的第一天,王少华就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宅前屋后乱堆乱放杂物;二是生活垃圾有不分干湿、随意投放的现象。他意识到,要增强村民卫生意识,提高村民正确投分类意识,已经刻不容缓。
2019年7月,上海市正式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制,并将垃圾分类纳入申城法制框架。金星村在分类初始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不愿意,愿意了也偷工减料;比如时间不及时,也确实有分辨不清的事实。这些行为的背后,除了认知以外,是在向一个陈腐的观念的挑战。这事有难度、不是号召一下就能做到的事情,因为这关系到一个人几年甚至几十年养成的习惯。要在最短时间内改变这些问题,涉及的不单单是垃圾,还有习惯、认识、观念,还有人心、人情、包括世俗。
王少华想到自己在镇里做宣传工作时开发的“偒傣微课堂”。他相信,人的行为受制于人的想法,想法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想法转变了,行动自然会悄然发生变化。他把村党总支分成四个党支部,四个支部又细分成八个党小组。布置工作了,党小组召集村民组长、村民代表、护村志愿者,大家组合一起,形成四格管理网络。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也能在最大范围内倾听到百姓的心声。
宣传需要阵地,王少华和整个村委会,集中先做了几件事情:一是建立微信群,随时发布有关垃圾分类的相关讯息;二是推广“偒傣微课堂”课程,鼓励大家参加课程学习;三是布置宣传栏,展示有关垃圾分类的图片和知识;四是利用老年活动室集中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这样,将阵地多样化、平实化、生活化的做法,使得阵地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所有的付出终将得到回报。多方位,多手段,多形式地宣传、沟通,原先认为垃圾分类无所谓的村民,慢慢地认识到了垃圾分类是好事情。比如厨余垃圾,瓜皮果壳,分类回收处理后可以变废为宝,成为有机肥;又比如家家有的废电池是有害垃圾,如放置不当随手丢弃,其内含的有害重金属物质,会渗透土壤和地下水,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血液系统、骨骼发育等等。观念的转变,认识的提高,很快化成村民的自觉行动,村民们的行为慢慢跟上了村里的要求,主动将垃圾分类,并自觉、正确投放到垃圾桶里。
但问题又来了。村里配置的垃圾桶体积较小、重量轻,一遇大风就吹倒,垃圾也随之溢出。王少华召开四格管理网络会议,讨论应对方法。大家献计献策:收集、利用村里闲置的木棍木条,为每个垃圾桶量身定做一个木质框架,使垃圾桶有了简易而牢固的“居舍”。
今年,王少华再次为村里筹集资金,改造一个破旧、无法进行分类和集中清运的垃圾房。为节约开支,他与上级职能部门多次沟通协调,自己手工画出新垃圾房设计图,和班子成员一起,考察、选择新地址。新房如期开始施工后,王少华多次到现场,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工序都自己过目、监督。目前,新垃圾房已建成投入使用一段时间,村民们拍手称赞。
在王少华的办公桌上,有一张“金星村星途打卡图”,是王少华统筹规划的。先是画草图,然后由专业人士电脑合成的实景图,图上都是金星村的美好愿景。是什么样的力量驱动着这位年轻村党总心里装着村民、一心都是村里事?我想,这应该是热爱:对垃圾分类的热爱,对村民们的热爱,对新农村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