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垃圾分类都上微博热搜了!”这两天在北京培训,邻座来自吉林的媒体同行刷微博的时候惊讶地说。心想,她要是知道上海人为了垃圾分类有多拼,大概也不会觉得微博上个热搜有什么稀奇了。随口讲了几个段子,小姐姐被逗得大笑。
“by the way,你们报道进博会吗?国家会展中心也要开始垃圾分类了,欢迎来上海体验垃圾分类!”
没错,就是那个面积0.98平方公里,展会期间客流高达几十万的“四叶草”,正在积极筹备,准备迎接垃圾分类的大考验!
每个展馆3条主要通道6扇门,每扇门门口各种垃圾筒如数配备,除商务楼宇外,“四叶草”12个展馆“全副武装”;展馆内垃圾分类的标志同步到位;北广场的垃圾周转中心待命……随着12辆定制的纯电动垃圾车的正式进场,作为进口博览会主场的国家会展中心吹响了生活垃圾分类的攻坚号。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正式实施,随着时间的临近,申城各单位、全体市民都在积极普及、推广垃圾分类知识,并积极践行,国家会展中心也不例外。
“我们将和全市同步执行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此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作为具体落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负责人,国家会展中心运营中心总经理助理彭春焰表示,为保证场馆垃圾分类工作在相应节点顺利实施,相关工作人员已经准备了大半年。
自从年初接到通知,馆方就已经开始研究垃圾分类的文件,在多次和市、区两级绿化市容局沟通协调的基础上,出台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垃圾筒怎么配置,人怎么走,车怎么走,环境卫生如何保障,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要考虑到位。”
说来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2000个240升的垃圾筒怎么在12个展馆里高效流转起来,垃圾车清运垃圾的路线怎么走最合适,展馆引导垃圾分类的保安、保洁培训工作如何开展等等,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明确并落实。
“和生活区不同,展览中心里人员流动性非常高,遇到有展会的时候,来参展的人来自全球,因此,在硬件布置的同时,宣传工作尤为重要。”彭春焰说,为了加大宣传力度,让参展者更好地了解上海垃圾分类的规定,馆方早已准备了相关的宣传片,会在展馆的各大屏幕上投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从源头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度,今年馆方在给各展会的主办单位发放的参展须知中,特别“加塞”了一份垃圾分类的通知,希望各单位加大宣传力度,让参展单位积极配合。
11月5日,第二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将在国展中心举行。进博会期间,面对可能超过首届进博会80万人的大客流,展馆内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否会照常推行?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前期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就是希望在进博会期间,垃圾分类可以有序推行,但据我们的预估,大客流的展会可能会遇到两大问题。”彭春焰说,只有对困难进行了充分的预估,才能更有针对性地作出相应的应急预案。
哪两大问题?一个,进博会期间展馆内的人流量非常大,并且来自世界各地,各地对垃圾分类的认识程度不同,虽然展馆的主通道都配置了各种垃圾筒,却无法保证展馆内的垃圾都能进行分类投放,出现分类不彻底的情况。“我们在垃圾投放点专门设置了引导人员,但并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听从相关人员的引导,说到底,垃圾分类还需要参展人员自觉配合。”
另外一个问题,基于各大展会的经验,中午用餐时间,馆内生活垃圾投放集中,可能在短时间内“爆棚”,虽然在相应的时间段,馆方会在规定投放点配备备用垃圾筒,但展区面积较大,人员密集,车辆流动缓慢,满载的垃圾筒可能会来不及清运。
“今年7月和9月,国家会展中心均有大型展会,届时,我们会利用展会期间的大客流,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演练,希望可以在实战中发现问题,并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彭春焰说,目前,馆方各方面都在积极备战,希望在保证展会成功、精彩的同时,让进博会成为向全世界推广和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的一个平台。